必嬴亚洲7321com首届研究生学术之星奖(提名)
陈振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陈振铎,必嬴亚洲7321com2018级硕博连读生,2021届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师从必嬴亚洲7321com许信顺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多媒体数据分析和检索、深度学习等。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思想端正、学习刻苦,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目前在相关领域高水平会议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具体包括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等CCF-A类国际会议,和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Pattern Recognition等SCI一区期刊。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均发表于CCF-A类会议或SCI一区期刊。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科汇奖学金、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等荣誉,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做英文口头报告。
在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上至国家战略,下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各种技术以各种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善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九年前,人工智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遥远、仿佛只会出现科幻小说中的名词,而那一年也正是陈振铎同学带着那在童年时期就深深埋下的对于人工智能的向往和憧憬、第一次迈入山东大学校门的时候。进入大学的陈振铎在夯实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时,在大二便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加入了山东大学机器学习与媒体分析实验室,在许信顺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对于机器学习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在此基础上的科研工作,而后又顺利保研并成为了许信顺教授指导下的博士生。在此期间,陈振铎同学进一步确立了机器学习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导师的建议下选择了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面向大规模媒体的哈希检索作为自己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
如果说大数据时代曾经只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那么在正式迈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今天,这一概念显然已经成为了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一时代最为贴切的描述。随着软硬件技术的进步,加之政策和需求的双重推动,近年来“AI+”和“互联网+”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物联网、智慧城市和医疗、信息化教育等等设想也开始逐渐由实验室里的模型向着现实中的应用转化,再加上已经成熟且仍日益发达的网络社区、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现如今对大规模数据的有效利用显然不再如以往一般仅仅是局限于互联网公司和部分科研机构的需求,而是成为了一个对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以及科研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数据的价值在于其中蕴含的信息,但是数据本身并不等同于信息。陈振铎同学所主要研究的内容便是尝试提出有效且高效的检索算法,来实对这类大规模多媒体数据的高效精确检索,以进一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有效处理和利用,提取有效的信息。为了应对大规模数据对于检索速度和存储空间的挑战,陈振铎以二进制相似关系保持的哈希检索技术为基础,在导师的指导下,一方面,尝试从标签等监督信息的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创新性的提出了以标签类别关系强化语义学习和以样本相似关系矩阵修正哈希函数映射方向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方法从检索效率和精度两个角度优化了现有技术,取得了领域内领先的效果;另一方面,他还在深度学习和哈希检索技术的有效结合问题上做出了一定的尝试,设计了一种有效的框架模型来实现深度神经网络与哈希学习的有机结合。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受到导师鼓励的陈振铎进一步尝试了在更加符合实际应用但也更加困难的细粒度数据上的检索任务,提出了领域内最早的针对细粒度数据的哈希检索方法之一,并在该问题上取得了当前最优的检索效果。
对于陈振铎来说,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算法和模型不只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是兴趣所在。除了所研究的哈希检索问题涉及的优化理论、量化技术、深度神经网络等,陈振铎对于生成对抗网络、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等相关领域的新模型和概念也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也正因此,他对实验室其他的研究方向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涉猎,而这种广泛的了解也极大的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他自己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兴趣之外,支持陈振铎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不断前进的是不懈的努力,但是因为兴趣的存在,这份努力也不再是枯燥而单调的,而是充满着激情与希望的。
在陈振铎的科研之路上,有一个自始至终引导者他的人,那便是他的导师许信顺教授。从亲手引领他走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大门开始,导师不断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给予他得以前行的力量,帮助他逐渐实现从一名学生到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蜕变。
现在的陈振铎度过了在山东大学的九年时光,迎来了毕业。怀着对研究的热情,对导师的感恩,对实验室的热爱,他选择以博士后的身份留在实验室继续自己的研究。谈及未来,他从未产生过迷茫,在科研的道路上,他将继续潜心钻研,不断向着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前行。